復旦大學現(xiàn)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學與技術系,始建于1958年12月。相對論重離子碰撞物理研究團隊主要在以下兩個方向開展研究:
1.LHC-ALICE國際合作實驗物理研究。依托歐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的LHC-ALICE國際合實驗,開展但不限于以下研究工作:奇特粒子態(tài)與超核研究;手征反常效應研究;Femto(HBT)相對動量關聯(lián)與粒子相互作用研究;重味物理;小碰撞系統(tǒng)與集體運動研究;超周邊碰撞物理。
2.RHIC-STAR國際合作實驗物理研究。依托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STAR國際合作實驗,開展但不限于以下研究工作:奇異夸克動力學、超核等實驗測量和研究;手征反常效應研究;超子極化和介子自旋排列;超周邊碰撞物理;重味物理等。
3.開展唯象理論研究。多年來團隊在中高能重離子碰撞動力學、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實驗尋找及其性質研究、反物質探測、手征反常效應、超子極化與介子自旋排列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在Science、Nature、Nature Physics、Physics Reports、Phys. Rev. Lett、Phys. Rev.等國際一流期刊上發(fā)表研究論文幾百篇,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2001年度、2016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4)/二等獎(2008)各一次、“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兩次(2010年度、2015年度)等多項重要科研獎勵。本團隊在2018年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chuàng)新團隊。
團隊成員:馬余剛院士,沈文慶院士,陳金輝,馬國亮,張松,鐘晨,壽齊燁,趙杰,孫開佳。(后附成員介紹)
我們竭誠歡迎海內外學術精英加盟復旦大學現(xiàn)代物理研究所相對論重離子碰撞物理研究團隊。
一、研究方向:
相對論重離子碰撞實驗物理,理論核物理;面向LHC-ALICE、RHIC-STAR、RHIC-sPHENIX等國際合作實驗。
二、博士后類型及準入條件:
(一)國家博新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年薪45萬+
申請條件:
在滿足復旦大學全職博士后準入條件基礎之上,申請者在進站(前)后,可根據(jù)當年度博士后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的申請要求進行申報,復旦大學現(xiàn)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學與技術系將全力支持申請者的申報。
(二)上海市超級博士后,年薪35萬+。
申請條件:
在滿足復旦大學全職博士后準入條件基礎之上,申請者在進站(前)后,可根據(jù)當年度上海市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的要求進行申報,復旦大學現(xiàn)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學與技術系將全力支持申請者的申報。
(三)復旦大學超級博士后,年薪30萬+。
申請條件:
1、申請人須在海(境)外高校獲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學校為世界排名前100名或者博士學位所屬學科排名前100名;
2、年齡不超過35周歲;
3、獲得博士學位一般在3年內;
4、具備其他符合科研工作的基本條件。
(四)復旦大學全職博士后,年薪25萬+。
申請條件:
1、申請人須在國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獲得博士學位;
2、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周歲,相關研究組亟需發(fā)展的領域可放寬至38周歲;
3、獲得博士學位一般在3年內;
4、具備其他符合科研工作的基本條件。
三、其他福利待遇:
(一)全職博士后可租住學校博士后公寓;
(二)全職博士后子女為上海戶籍的,按上海市幼兒園、中小學等入學規(guī)定辦理;全職博士后子女為外地戶籍的,入園入學政策與學校教職工同等待遇;
(三)學校為全職博士后提供醫(yī)療保險、體檢服務等其他社會福利保障。
四、報名要求和聯(lián)系方式:
(一)凡申請來本站做博士后研究的人員,請將以下申請材料合并為一個PDF,提交至聯(lián)系人郵箱:
1、個人簡歷;
2、兩封專家推薦信掃描件;
3、研究計劃簡介;
4、兩篇學術研究代表作掃描件;
(二)本站將對報名材料進行初審,通過初審的候選人將進入下一步考核,由專家組評審決定是否招收以及資助情況。
(三)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郁雯婷;
電話:021-65641052;
熱忱歡迎海內外優(yōu)秀博士到復旦大學現(xiàn)代物理研究所相對論重離子碰撞和中低能核物理研究團隊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團隊成員介紹:
團隊負責人:馬余剛,復旦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核物理學家,美國物理學會會士。1997年度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負責人。兼任《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和《核技術》主編,《Chinese Physics Letters》副主編,亞洲核物理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核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物理學會副會長等。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全球華人物理與天文學會-亞洲成就獎等榮譽。
沈文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實驗核物理學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特等獎、一等獎各一次。2008年榮獲“盧嘉錫優(yōu)秀導師獎”。曾五次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
陳金輝,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優(yōu)秀青年項目、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入選者。主要從事中高能核物理實驗研究。以主要作者/通訊作者發(fā)表多篇文章,包括Nature、Science、Physics Reports、Nature Physics、Physical Review Letters。曾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中科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獎,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美國物理學會George E Valley獎、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等榮譽稱號。
馬國亮,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優(yōu)秀青年項目入選者。主要從事相對論重離子碰撞領域的物理研究,已發(fā)表SCI論文90多篇,被引用1000多次。曾先后獲得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中科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獎,上海市科技系統(tǒng)青年五四獎章、中國核物理學會胡濟民教育科學獎、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中國科學院青年創(chuàng)新促進會會員等榮譽稱號。
張松,研究員。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負責、上海市基礎研究特區(qū)計劃項目。主要從事相對論重離子碰撞物理的實驗分析和理論研究,LHC-ALICE復旦組副組長,負責ALICE-復旦組與CERN的日常聯(lián)系和維護任務。
鐘晨,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重點研發(fā)項目骨干。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相對論重離子碰撞中的粲夸克物理、能量掃描研究等,負責研究組的HPC高性能計算平臺、分布式計算、分布式存儲、存儲一體化超融合平臺。
壽齊燁,副研究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yōu)秀青年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骨干、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主要從事LHC-ALICE和RHIC-STAR國際合作實驗研究。
趙杰,青年研究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優(yōu)秀青年基金項目、國家海外人才以及上海市海外人才引進計劃。主要從事相對論重離子對撞實驗研究:基于RHIC-STAR探測器,研究強相互作用相關性質,主要圍繞強相互作用中的手征對稱性以及CP問題,在各向異性流、雙輕子、手征磁效應、QCD物質相圖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獲麻省理工學院“The Lee Grodzins Postdoctoral Award”,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The RHIC/AGS Merit Award”。
孫開佳,青年研究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長期從事相對論重離子碰撞物理的理論研究,主要興趣在QCD相圖中臨界點的尋找、粒子產(chǎn)生的并合模型以及重離子碰撞量子微觀輸運模型,機器學習等前沿領域的研究。取得具有國際影響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已發(fā)表27篇SCI論文,其中16篇一作或通訊文章,總引用700余次。
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imp.fudan.edu.cn/ab/b7/c8449a240567/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