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7-11 | 截止時間:詳見正文 | 發(fā)布來源:科學人才網 |
所屬省份:陜西 | 工作地點:西安 | 招聘人數(shù):若干名 |
所屬頻道:高校教師/教學科研人才招聘 | 地區(qū)欄目:陜西高校招聘 | 相關欄目: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介紹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以電子與信息學科為特色,工、理、管、文、經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新中國成立后,學校開辟了我國電子與信息學科的先河,是國內最早建立雷達、信息論、微波天線、電子機械、電子對抗等專業(yè)的高校之一。目前在西安有南、北兩個校區(qū)和兩個校級異地研究院(廣州、杭州)。
學,F(xiàn)擁有院士和國家級人才300余人,專任教師2700余人。學校堅持“人才第一資源、人才強校第一戰(zhàn)略、人才工作第一抓手”的基本理念,深化推進一流師資匯聚戰(zhàn)略,致力于建設國家重要的信息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
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介紹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作為電子信息特色鮮明的高校,長期致力于在航空航天和空天信息領域貢獻西電力量,已培養(yǎng)出一批以包為民、楊孟飛、楊宏、張榮橋偉代表的航天飛行器、空間站、探月、探火等方面的總師,為滿足國家航天發(fā)展需求,重點支持發(fā)展空間電子信息優(yōu)勢學科,西電集中在空間測控通信、導航制導、空間探測等領域的團隊力量,于2013年正式成立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包為民擔任名譽院長。
建強師資隊伍
學院院現(xiàn)有專任教師100余人,雙聘院士2人、國家級人才3人,省部級人才6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首席科學家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享有者1人,教育部高等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專職教學科研人員高級職稱占比為61%。
學科特色鮮明
學院負責建設“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緊密圍繞國家發(fā)展重大需求,以航空航天技術和空間科學發(fā)展為牽引,形成了空間科學儀器與電磁測試、飛行器測控與空間信息處理、航天電子系統(tǒng)與檢測技術、空間精密測量與儀器、航天傳感器與智能感知五大特色鮮明、優(yōu)勢突出的方向。同時學院加強信息與航宇的深度交叉融合,支撐“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和“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與發(fā)展。
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
學院建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陜西省重點實驗室1個,擁有導航探測與制導、嵌入式系統(tǒng)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面向臨近空間開發(fā)、深空探測、載人航天與探月、二代導航等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前瞻性、基礎性、戰(zhàn)略性、創(chuàng)新性科學研究工作,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大儀器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裝備預研等縱向課題和橫向合作項目,取得了一批顯著的科研成果。學院牽頭發(fā)起中國航天重大工程項目—系外類地行星探測“覓音計劃”,習近平總書記批示并部署推進;在包為民院士的帶領下,帶頭攻克航天“黑障”世界性難題和國家電子信息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產出顛覆性創(chuàng)新成果,成果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chuàng)新成就展;獲批西電首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牽頭完成的西電首個國家“973計劃”民口項目驗收獲優(yōu)秀,是信息領域僅有的兩項優(yōu)秀項目之一。
航天文化浸潤
學院以“紅色基因立根,航天精神鑄魂,航天文化育人”為學院文化建設理念,將航天精神融入人才培養(yǎng)和教育教學全過程,打造航天文化育人品牌,構建航天文化育人體系,自2017年開始,已連續(xù)七年舉辦航天文化節(jié),通過“大師總師進校園”報告會、航天思政金課、錢學森雕像及錢學森精神教育實踐基地落成、航天專家面對面、航天院所實踐教育、航天科普公開課等形式多樣的科技文化活動,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學校航天文化育人成果“紅色基因立根,航天精神鑄魂—服務航天強國建設的工科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探索與實踐”獲批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空間科學是我國建設科技強國的時代標志,學院將繼續(xù)秉持“夯實理論基礎、提升實踐能力、科學引領發(fā)展、創(chuàng)新探索為先”的發(fā)展理念,傳承和發(fā)揚航天精神,以建設一流學院為目標,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為建設航天強國貢獻力量。
招聘學科與研究方向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相關技術領域,側重飛行控制技術方向
人才引進政策
一、全職博士后
1.崗位要求:在相關領域取得明顯業(yè)績,研究項目具有發(fā)展前景,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的博士畢業(yè)生,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崗位待遇
(1)年薪30/35萬元起+其他績效。
(2)在站期間子女享受自幼兒園至中學附屬教育等待遇。
(3)優(yōu)秀的全職博士后進站時可同時申請準聘師資崗位。年薪就高享受,同時可享受準聘師資崗位的配套待遇:科研啟動經費12-30萬元起,安家費20-35萬元,貨幣化住房補貼約1000元/月等。
3.成長資源
(1)學校擁有1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6個二級教學科研機構,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3個國家級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67個省部級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以及70個校企聯(lián)合實驗室等高水平科研平臺助力人才成長。
(2)在站期間,滿足條件的可申請參加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審。
(3)學校全方位支持博士后申請享受國家、陜西省等各類項目資助和博士后賽事。
4.晉升通道
(1)優(yōu)秀的全職博士后工作期滿可申請準聘師資崗位。
(2)特別優(yōu)秀的全職博士后滿足長聘師資崗位要求的,可申請晉升長聘師資崗位,按照事業(yè)編制人員管理并享受待遇。
(3)符合學校“華山學者”崗位校內遴選要求的,可申請“華山學者”崗位。
二、華山學者領軍教授
1. 崗位要求
具有創(chuàng)新性、戰(zhàn)略性思維,已取得突出創(chuàng)新成果,承擔過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或在人才培養(yǎng)領域取得突出成果的優(yōu)秀學者,在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機構擔任相當于教授及以上職務。
2. 崗位待遇
年薪80萬元起,另可享受績效、獎勵。海外專家優(yōu)先推薦可申請華山人才基金。學校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保障辦公及實驗場地;子女享受自幼兒園至中學附屬教育。其他待遇可面議。
三、華山學者特聘教授
1. 崗位要求
具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ié)摿,有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經歷,在所從事領域已具有良好專業(yè)影響的優(yōu)秀學術或技術帶頭人,在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機構擔任相當于副教授及以上職務。
2. 崗位待遇
年薪55萬元起,另可享受績效、獎勵。海外專家優(yōu)先推薦可申請華山人才基金。學校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保障辦公及實驗場地;子女享受自幼兒園至中學附屬教育。其他待遇可面議。
四、華山菁英教授/副教授
1. 崗位要求
學術基礎扎實,在所從事研究領域同齡人中成果突出,具有成為學術帶頭人的發(fā)展?jié)撡|,或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積累解決實際應用中的關鍵問題,突破核心技術,取得重要的應用成果,或能夠實現(xiàn)成果轉化或產業(yè)化的青年人才。
2. 崗位待遇
年薪30/35萬元+績效、獎勵。學校提供相應的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符合條件者可申請貨幣化住房補貼,子女享受自幼兒園至中學附屬教育等待遇。
五、華山準聘副教授
1. 崗位要求
在相關學術領域已有較好業(yè)績,經培養(yǎng)能夠快速成為支撐教學、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并具有成為學術骨干潛力的青年人才;具有海內外院校博士學位;具有博士后及其他相關工作經歷者優(yōu)先。
2. 崗位待遇
年薪25萬元+績效、獎勵。學校提供相應的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符合條件者可申請貨幣化住房補貼,子女享受自幼兒園至中學附屬教育等待遇。
六、一般專任教師崗位
1. 崗位要求
在相關學術領域已有明顯業(yè)績,經培養(yǎng)具有成為學術骨干的潛質,年齡一般不超過32周歲;具有博士后及其他相關工作經歷優(yōu)先,具有博士后經歷人員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2. 崗位待遇
聘崗薪酬+績效、獎勵。學校提供一定的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符合條件者可申請貨幣化住房補貼,子女享受自幼兒園至中學附屬教育等待遇。
七、專職科研崗
1. 崗位要求
專門從事科學研究、平臺建設、成果轉化等相關工作的崗位。按照承擔的任務主要包括承擔國家重大攻關任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fā)以及社會公益研究等類型。
2. 崗位待遇
課題組年薪+績效、獎勵。學校保障辦公場地,符合條件者可申請貨幣化住房補貼,子女可享受自幼兒園至中學附屬教育等待遇。
應聘方式
請將應聘材料發(fā)送至kjzp@xidian.edu.cn,郵件主題請命名為“姓名-應聘崗位”。應聘材料包括充分反映本人學術背景和水平的有關材料如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參與科研情況、已發(fā)表論文列表(注明作者順序)等。
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葉老師
電話:(0086)-029-81891034
郵箱:kjzp@xidian.edu.cn
學院主頁:https://sast.xidian.edu.cn/
夯實理論基礎 提升實踐能力 科學引領發(fā)展 創(chuàng)新探索為先
雄厚的科研實力 優(yōu)厚的薪酬待遇
優(yōu)質的平臺資源 創(chuàng)新性學術團隊
完備的保障服務 開放的空間文化
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誠邀全球英才加盟!
此招聘公告信息全年有效,應聘者可隨時申請。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sast.xidian.edu.cn/info/1058/6867.htm